中国轮胎行业能否多难兴“胎”
中国轮胎行业已经先后遭到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埃及、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墨西哥、印度和美国等10多个国家发起的"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乘用车轮胎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第一年加征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关税,第三年加征25%关税。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美国轮胎"特保案".
中国涉"案"轮胎对美国出口量一度下降超过60%.因此,向美国市场出口轮胎的中国企业持续亏损。
"特保案"之后,中国轮胎在2012年、2013年出口至美国的关税仅有5%左右。
"特保案"强加给中国轮胎行业的苦痛尚未散尽,美国又向中国轮胎行业举起"双反"大棒。美国市场50%的轮胎来自进口。中国出口至美国的轮胎占中国出口轮胎总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轮胎行业对美国市场有依赖性。有关专家估计:"美国这次‘双反’,有可能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乘用车轮胎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60%的关税,很可能是持久的。这将给中国轮胎行业出口以沉重打击。"美国"双反",有很大"示范"效应。欧盟、日本、印度和澳洲等国家和地区很有可能效仿美国,形成"双反"连锁反应。比如,2014年9月10日,俄白哈关 税同盟效仿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货车、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拖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4亿美元。这就是一个糟糕的信号。
中国汽车轮胎行业注定多灾多难。借用"多难兴邦"的古训,多难也能兴"胎".这个"胎"自然是代指中国轮胎行业。
多灾多难,将在一定条件下激励中国轮胎行业奋发图强、战胜困难、走向强盛。
中国汽车轮胎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美国"双反"的逼迫之下开创新天地。
一些轮胎企业已经开始到不受"双反"之害的国家和地区建厂。2009年"中美轮胎特保案"发生以来,中国轮胎行业有双星、赛轮等企业开始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产能。
美国发起"双反"调查以后,来自美国的轮胎订单不断减少,中国一些轮胎企业纷纷放弃美国轮胎市场,另谋高就。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主动在2014年10月7日正式退出美国"双反"强制应诉行列,后来又主动暂停向美国市场出口轮胎,很可能就是现代版壮士断腕。
在外国"双反"的重压之下,中国汽车轮胎产业链重新洗牌将不可避免。那些逐步把工作重心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生产的轮胎企业无疑将获得更多发展壮大的机会。
转自:橡胶技术网,橡胶行业门户网站!

- 墨西哥对华SBS橡胶作出反倾销初裁2025-03-13 02:03:34
- USTMA:2025年美国轮胎出货量预测增加0.9%2025-03-10 01:03:17
-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汽车商品出口同比增长16.2%2025-03-03 12:03:29
- 巴西对华汽车轮胎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初裁2025-02-27 03:02:40
- 埃及对涉华卡客车轮胎作出反倾销期中复审终裁2025-02-27 03:02:20
- 巴西对涉华自行车轮胎发起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2025-02-27 03:02:04
- 欧盟准备讨论削减汽车和其他商品的关税2025-02-20 01:02:11
- 墨西哥对华SBS橡胶作出反倾销初裁03-13
-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汽车商品出口同比增长16.2%03-03
- 美国拟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02-17
- 2025年(泸州)橡胶技术培训班通知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