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橡胶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5-01-08 19:09:21   人浏览 来源: 橡胶技术网

橡胶技术网 - 技术文章

 1. 发泡孔不足

 
原因:(1)发泡剂质量问题;
      (2)胶料可塑度过低;
 
      (3)混炼温度过高,发泡剂早期分解;
      (4)胶料停放时间过长或停放温度过高,部分发泡剂挥发或分解;
 
      (5)胶料硫化速度过快;
      (6)压力过高,超过发泡剂发生气体所形成的内压,造成发泡孔不足;
 
对策:(1)检查发泡剂是否在有限期限内,是否合格;
      (2)检查胶料可塑度是否符合标准,可塑度过低应补充混炼,增大可塑度以利于发孔;
      (3)检查密炼机卸料温度是否过高,辊温是否太高,胶料是否焦烧。一些因混炼温度过高的胶料可以少量掺和处理或添加发泡剂重工;
 
      (4)停放时间过长胶料应返炼进行补充加工;
      (5)配方调整,检查硫化剂的临界温度与发泡剂的分解温度是否接近,并相互协调,使硫化速度与发泡速度相配合;
     (6)调整机台压力。
2. 填充模不足
 
     (1)用胶量不足;
     (2)模具光洁度不够或模具使用过久未清洁,胶料流动受到阻力
      (3)模腔构造复杂与胶料流动性不相配合,发孔后往往不能填充模具顶端,形成缺陷;
 
      (4)模腔内死角处的空气排不出去,使胶料填充不满模腔,导致边缘缺胶;
 
对策: (1)逐条称量,保证胶料重量;
       (2)提高胶料的流动性;
 
       (3)修改模具,合理设计排气孔,分模构造等。
 
3. 发泡孔不均匀(过大或过小)
发泡孔过大,产品的硬度、密度不合标准,闭孔会变成联孔,微孔变成小孔,某些部分发生塌陷或某些部分发不起来。
 
原因:(1)发泡剂结团或粒子过粗;
 
      (2)混炼不均匀;
      (3)配合剂含水量过高,胶料中混有空气或杂质;
      (4)硫化不足,出模后继续发孔;
  (1)检查发泡剂,如有结团现象应过筛,粒子粗则应粉碎,充分混炼(或薄通)使之分散均匀;
  (2)配合剂水分过高应干燥后使用,除去胶料中的空气或杂质,使之充分硫化。
4. 过硫化或欠硫化
(1)过硫化
 一般表面变色,孔眼较小,硬度较高,产品边缘裂开,产生原因是操作不当,或温度过高,硫化时间太久或仪表失灵,应检查各阀门和仪表是否有问题,再则要严格执行操作规则。
(2)欠硫化
 硫化不足时,出模后气孔内压大于外压,胶料若继续发孔,轻则造成硬度过低,强性差,变形大;重则孔眼爆破。应检查仪表,阀门是否有问题,严格执行操作规则。
注:发泡制品控制质量指标
 
(2)机械强度一般为0.5-1.6Mpa;
(3)静压缩永久变形; 
(4)硬度;
(5)冲击弹性;
 
(6)连续动疲劳;
(7)老化试验(70度*70小时;100度*24小时);
(8)低温试验。
原文来源:橡胶技术网


转自:橡胶技术网,橡胶行业门户网站!

橡胶人才网
橡胶技术网 www.sto.net.cn!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首页 | 橡胶新闻 | 橡胶价格 | 市场数据 | 橡胶技术 | 资料下载 | 橡胶文化 | 橡胶标准 | 橡胶制品 | 橡胶管理 | 橡胶展会 | 胶网图片 | 橡胶招聘 | 橡胶人才 | 橡胶论坛
联系电话:021-59195925 咨询合作:13524284813 邮箱:loogo@163.com 橡胶技术网为你服务 QQ: 36656166
橡胶门户网 Copyright 2006-2020 胶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