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垦建垦60周年报道

发布时间:2014-12-21 14:28:36   人浏览 来源:纪燕玲 橡胶技术网

橡胶技术网 - 橡胶历史

  (记者 纪燕玲)“中国的每株橡胶都包了草防寒,每株树用绳子绑在桩上防风吗?”当中国宣布世界橡胶界公认在北半球只适宜在北纬17°以南生长的巴西三叶橡胶树在我国大面积北移种植成功后,不少来到海南岛的外国人第一个要求便是去看海南的橡胶树咋长的。

  其中的奥秘,关键在于种子!13日,本报海南农垦建垦60周年报道进入以“突破禁区”为主题的系列报道。钟南、徐广泽等橡胶科技工作者,在海南培育出适合在北纬17°以北生长的抗风、抗旱、高产橡胶品种,为我国天然橡胶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82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农垦局举行特别记者招待会。农垦局局长赵凡在会上宣布:“被世界橡胶界公认为在北半球只适宜在北纬17度线以南生长的巴西三叶橡胶树,已经在我国大面积北移种植成功,最高纬度到达北纬24度。这是世界橡胶种植史上的奇迹。

  中国植胶从内地转到海南

  1952年7月,华南垦殖局确定“先大陆后海南,先平原后丘陵,先机器后人力”的橡胶发展方针,虽有违橡胶树的生长习性和橡胶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符橡胶树宜林选择的条件,但从当时的国防需要,从快速发展需要等,尽管有不同意见也只有朝这个方向发展。

  1952年和1953年种植的橡胶树,由于台风、寒流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死去的很多。中央及时总结教训,对橡胶发展进行调整。

  1953年6月13日,华南垦殖第四次行政会议决定:“收缩橡胶种植计划,并把发展橡胶的重点转移到海南”,提出了“依山靠林、以林保胶”的科学垦殖方法。

  从此,我国天然橡胶步入理性发展的路子。

  “海垦一号”之父钟南

  “海垦一号”,中国首个抗风橡胶品种,它的诞生与一名叫钟南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钟南是一名马来西亚归难侨。1951年,他带着四五十名难侨回到祖国。当年的8月,海南东部的橡胶树受到台风的严重摧残。

  同年,在叶剑英主持的“橡胶研究座谈会”上,关于橡胶的科研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钟南指出现有的橡胶品种落后,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差,产量低,必须培育出适合海南地理、气候条件的橡胶品系。

  叶帅鼓励钟南在这方面要为祖国做出贡献。从此,海南的胶园,经常出现这么一个身影,在繁杂的橡胶树中寻找强大的母树。

  文昌锦兴胶园的10号胶树引起了钟南的关注。这棵树长得比别的树快,出的胶水比别的树多。选种后种植了400株,经六年适应性比较培育管理,期间经历一次大强度寒流、三次强台风袭击的考验,其中一次12级以上的强台风过后,高比较区无一株断杆,仅倾斜一株。

  这个抗风高产的无性新品系,经层层上报后被命名为“海垦一号”。九年之后被确定为重风害区的推广品种。其抗风力远高于从国外引种的无性系,产量也高于国外引进的无性高产品系“PR107”,并获农垦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后人尊称将钟南为“海垦一号”之父。

  育种元勋徐广泽

  “海垦一号”的成功得到了另一个人的理论指导,这个人叫徐广泽。徐广泽,新中国第一位选育良种专家。1946年,他怀着振兴祖国的梦想,放弃富足的生活,从马来西亚只身回国,在中山大学从事教学工作。

  1950年,看到祖国严重缺少天然橡胶,他毅然辞去中山大学讲师的职务,响应号召参加广州军管会组织的海南橡胶考察团。1951年,他再次带领5名学生钻进海南岛老胶树林,精心选择900株高产母树,用芽接法培育自己的优良品种。

  为加速实现橡胶良种化,徐广泽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并用“一代多次”增殖法,代替“一代一代”繁育法,从而使橡胶繁育速度加快3倍。在他的组织、指导下,海南垦区首先育成了抗风、耐寒、高产的优良品种“海垦1号”,为我国突破国际传统禁区,在北纬17度以北大面积种植天然橡胶,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4年8月,在法国召开的国际橡胶采胶生理及育种学术讨论会上,徐广泽身着中山装,向来自十多个国家的五十多名专家宣读橡胶育种论文,讲述中国橡胶事业突破禁区之路。

  作者:纪燕玲



转自:橡胶技术网,橡胶行业门户网站!

橡胶人才网
橡胶技术网 www.sto.net.cn!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首页 | 橡胶新闻 | 橡胶价格 | 市场数据 | 橡胶技术 | 资料下载 | 橡胶文化 | 橡胶标准 | 橡胶制品 | 橡胶管理 | 橡胶展会 | 胶网图片 | 橡胶招聘 | 橡胶人才 | 橡胶论坛
联系电话:021-59195925 咨询合作:13524284813 邮箱:loogo@163.com 橡胶技术网为你服务 QQ: 36656166
橡胶门户网 Copyright 2006-2020 胶网版权所有